面包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王子孤单可不高级,跟随小王子一起学 [复制链接]

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译文仅有2.5万个汉字的《小王子》中,“孤单”这个词出现了6次,每个情境里的人物也都固定在2个,并且小说的基调也是以交朋友为主。从这个角度看下来,我发现《小王子》其实在探讨一个话题:如何排解孤单。

孤单是人生的主题

孤单和一个人独处不是一回事。孤单是一种主观的,带有消极色彩的个人感受,并且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刻感到孤单,没有人会例外。但是一个人独处却不同,你可能很享受一个人独处时的悠然自得,睡觉、读书、听歌,如果这时有人打扰你,你可能还会觉得这个人很讨厌。

对于有些人来说一个人独处是享受自我,但对于所有人来说孤单正提醒你需要建立深层联结。

如果全世界只剩下你自己

年元月,英国BBC播放了一个名叫《完全隔绝》的纪录片,这个实验想看看在完全隔离的环境中,人会有什么反应。

英国著名心理治疗师IanRobins教授主持了这项实验。实验中6名志愿者在告别亲友之后被送入一个废弃的核掩体中,每个人都被关进一个漆黑的单独房间,里面除了一张床和被褥之外什么也没有,研究人员也尽量不让他们接受任何感觉信息。这些志愿者感到极度不自在,非常恐惧,大脑中不断地出现各种奇奇怪怪的幻觉。

这些被隔离的人之所以会产生幻觉,是因为大脑缺乏外部刺激,导致人在外部环境中错误地分配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在《小王子》的故事中,外星球的人都是单独存在的,小王子、国王、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他们全部生活在单独的星球上,并且星球没有其他可以交流的物种。这时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成,由于缺少外部刺激,小王子、国王、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全都感到极度的孤独,陷入了幻觉中,把自己想象成了小王子、国王、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

孤独让所有人陷入幻想中无法自拔,唯一的意外小王子的星球长出了一朵玫瑰,将他拽进了现实中。

建立深层联结

飞行员曾说:“小王子啊,我就这样渐渐地了解你那忧伤的小生命!原来在很长的时间里,你唯一的消遣是默默地欣赏日落。”除了拔猴面包树的幼苗和打扫火山之外,小王子没有其他打发时间的方法,无尽的空虚让他感到孤单,而这时他就会去看日落,“有一天,我看了44次日落。”

直到小王子在星球上发现了一颗玫瑰花的幼苗,他日夜期盼,终于有一天玫瑰花开了,也说话了。小王子孤寂的生命,终于因为交流迎来了曙光。

可是好景不长,小王子抛弃了他的星球,离开了他的玫瑰。

在小王子到达地球后,蛇问他“你为什么要来这里呢?”小王子回答“我跟一朵花合不来。”

为什么一个孤单的人会和自己唯一的朋友合不来哪?小王子的回答是当时太小了,不懂什么是爱。

在发展心理学家威廉·达蒙有关儿童对友谊看法的观点中,儿童大概从8岁到10岁这个阶段,会考虑他人的个人品质、特点以及他人可以提供的奖赏作为他们是否要发展友谊的考量。但是到了儿童的中后期也就是10-12岁左右,友谊的主要标准是亲密和忠诚,他们会通过相互倾诉、分享各自的想法和感受来建立友谊。

在小王子与玫瑰花友谊开始的最初,小王子会给玫瑰花浇水、挡风、除虫,倾听她的抱怨和吹嘘,甚至有时候也倾听她的沉默。玫瑰花的友谊让小王子走出了孤单,开始有正常的情绪,“小王子,虽然很愿意去爱护她,但也很快产生了怀疑,小王子总是把她的话当真,但很多话她其实只是随口说说而已,这让小王子很不高兴。”终于有一天小王子实在受不了玫瑰花的敏感和虚荣,离开了。

这时的小王子虽然与玫瑰建立了联结,但是由于儿童认知和信息加工策略能力的不足,他还不懂的联结的意义所在,就像他说的那样“他太小了,还不懂的什么是爱。”但小王子的离开也从侧面表明小王子正在尝试摆脱孤单,他开始学习和其他人建立联结。

小王子有了社交需求。

从一个星球走到另一个星球,小王子在不断成长。在小王子到达地球后,狐狸手把手教导了小王子如何与人建立联结,用文中的话来说是“驯化”。一年的流浪结束,小王子不仅和狐狸交上了朋友,也和飞行员建立了深层联结。

这时小王子已经明白了“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的道理。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最为紧密的时代,但有时依旧还是会觉得孤单。在人觉得孤单的时候,就很容易把一个中性的事情揣摩成恶意的。一群人聚会,看见别人有说有笑会想成她们是不是在说我坏话。

陷入孤单中,只会让人越来越负面,还不如像小王子一样勇敢的说出来:“做我的朋友吧,我很孤单。”这不是怯弱,而是面对生活的勇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