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王子与童年的告别,是一场心的旅程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北京专科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618/l5vkp3s.html

你愿意回到童年吗?

随着年龄的增加,童年会因为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无奈,而让记忆包裹上了绚丽的光彩。

于是在某个时间段发着呆乘着回忆回到童年,那会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但是在成年人的圈子里,让身心回到童年,大概每个人都会果断拒绝。因为成人世界里的刀光剑影岂是内心风和日丽的孩子们能适应?

由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絮佩里创作的《小王子》,通过讲述飞行者和小王子的生活。带领读者们在书中感受着回到童年的天真和乐趣,让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反思着成人的市侩和担当。

1、长成了大人,是从童年开始一次次妥协的结果

不欲世事的懵懂,探索世界的欲望,和面对五彩世界的急于寻求的认同感,汇成了生动可爱的童心。

但童心在成人眼里往往代表无知和执拗,在成人的一次次否定,一次次大喊中,代表着自己童年的标志性事物被剥夺,童心被碾得粉碎。被替代的,是市侩而矛盾的成年人心思。

飞行者被迫抛弃童心,源于一幅画。

六岁那年的飞行者根据一本书,画了一幅蛇吞食野兽的画,可是大人们却以为他画的是一顶帽子。

为了向大人们解释,他又将蛇肚子里的情景画了出来。对孩子画作失去耐心的大人们开始劝飞行者学点地理、历史、算术一类的正事。

在大人们无情的打压下,儿时的飞行者灰心丧气地放弃了画家梦。

多少的儿童的梦想,都曾被大人用同样的方式无情的打压过。从失望到放弃,大人们认为的理所当然,于孩子来说却是与一个个美好的世界在进行告别。

后来,飞行者当上了飞机驾驶员,他不得不像收起那幅画一样,失望地收起自己的童心,并尝试着取悦带着自己成长的大人们。

但他依然会心在不甘地询问身边看似聪明的成人:这幅画里画的是什么?

是一顶帽子!

成年人一直在让飞行者失望。为此,飞行者只得暂时放下关于大自然,关于森林,关于一切未知事物的幻想,与他们谈着对生活有用的东西。

也只有如此,其他的成人才会认为飞行者是通情达理好相处的人。

从儿童长成大人,不单是身形上的成长,思想上也要经历过无数的无奈和妥协。只有将脑海中构筑的小世界换成被成年人认可知识,人才算真正的成长了。

成人生活在一条条的规则里,也许当童心被彻底抛弃的一天,我们的心理上便长成了大人。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并接受的社会规则。

2、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次次心有不甘地与回忆纠结

人总是在一次次反省中成长。反省中,最直接参照对象便是自我。

飞行者在沙漠中的坠机事件,更像是一次契机。那里缺吃少水,在茫茫然不知路在何方里时,脑海中无数次放映的便是那恋恋不舍,却久已远去的彩色童年。

忧郁的小王子在飞行者的期待中出现了,他不但看懂了飞行者童年的画作。还固执地要求飞行者给他画出心目中的小绵羊。

在沟通中得知小王子来自于仅能容纳下一人的B的小行星。那里只生活着他一个人。

那里有可恶的猴面包树种子,万一让它们有机会发芽,它们可以撑破整个星球。

那里有三座可以当凳子坐的火山,而整个星球需要每天都打扫一遍。

那里还有小王子最喜欢看的日落场景,那里的日落每天都上演好几遍。

那里更有被小王子惦记着的玫瑰花,它独自在家却只有四根刺保护自己。

小王子帮助飞行者排遣着心中的烦恼,让飞行者身处沙漠也不那么孤单。

小王子像位看不见的朋友,让飞行者这段绝望而灰暗的时光有了明艳的色彩。

曾记否,在孩提时,我们曾有过的父母看不到的好朋友,我们向他们诉说着只有我们自己能懂的心事,那些只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人儿,陪我们度过那一个个被大人们称之为“无聊”的时光。

3、成人的世界有着连成人都讨厌的特质

成长的代价是一次次失去,又一次次得到。“得失”在此消彼长中博弈着,直到让自己变成童年最讨厌的那个人。

那个人或自私,或不懂变通、或虚荣、或者还有些讨厌的坏毛病。可是只有当我们也变成他们这样的时候,我们才会被其他人认同。

成年人身上这些令人讨厌的“特质”,就如小王子在星际旅途中遇到的那些人。

权威的国王只统治着他自己,却认为自己可以支配宇宙万物。虚荣国王住在只有自己的星球里,却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崇拜自己。独居星球的酒鬼为了派遣愧疚而终日饮酒,而愧疚是因为在不停饮酒。独居星球的商人,他每天都在计算天上有多少颗星球归自己所有。只有一位点灯人驻扎的星球里,他为每分钟的点灯熄灯勤勤恳恳地工作着,却不知工作的意义。那位独占一个小小星球的地理学家,他认真记录着每一位旅行者的见闻,却从未离开过座位亲自亲自勘察过自己生活的小星球。成人的各种特质被作者以拟人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因为长大的标志就是相信权威、有了虚荣心、沾染上坏习惯、开始用金钱衡量一切、为了工作放弃一切美好的事物,最终还会变得像地理学家那样墨守成规不愿变通。

这一切的一切,对于成年的飞行者习以为常。对于小王子,却匪夷所思。

不过,小王子听从了地理学家的建议,来到了地球。

在地球上,小王子首先遇到了蛇,蛇告诉了小王子身处于沙漠,还告诉小王子:“凡是我接触到的人,我都会送他回老家。”

它还承诺:“如果有一天你伤心,想念你的星球,那时我可以帮助你。飞行者可以……”

小王子认为蛇的话像谜语一样难猜。

蛇在西方神话故事里,代表着邪恶的诱惑者,它引诱亚当夏娃偷吃苹果,然后有了人类。

它在这里出现,是在引诱小王子与童年告别。

成长的路途中,我们一次次为大人的权威而不知所措,为成人的虚荣嗤之以鼻,为打破各种规则与成人产生冲突,还要与专注于工作而把我们忽视的家长抗争……

但若干年后,我们终将成为当初最讨厌的他们!

4、当我们明白了成年人担负的责任后,长大便不那么令人讨厌

与童年的告别要经历无数次的挣扎,小王子也不例外。

小王子在沙漠中穿行里,到了一处玫瑰花园,他发现在自己星球上,一直被他照顾的那呆花是地球上很常见的玫瑰花。他为自己的花并非独一无二而失望。

好在,他又遇上了一只小狐狸,小狐狸用充满哲理的语言告诉他:“对我来说,你就和千千万万的小男孩一模一样。我不属于你,你也不属于我。对你来说,我跟成千上万的小狐狸也一模一样。但是,如果你和我认熟了,我在世界上只有你,你在这世界上只有我……”

还告诉他:“一旦我们认熟了,那将是多么美好啊!那金黄色的麦田会让我想起你来。连那风浪的声音,也会叫我喜欢听。”

接着,小狐狸还教会了小王子如何在每天的相处中慢慢与它靠近相互认熟。

此后,小王子明白,他的那朵玫瑰花虽然与万千玫瑰花长得一模一样,但那朵玫瑰花因为享受过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因此在他的心里有着特殊的地位而显得独一无二。

小王子决心对自己心目中独一无二玫瑰花承担责任。

小狐狸代表智者,玫瑰花代表着“爱”。

智者告诉我们,我们的成长是与爱人逐渐认熟的过程,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所“爱”承担起责任。

当我们知道自己的成长能收获到责任和爱,成长便显得亲切。

成长让飞行者有更多爱和责任,保留着的那一丝童真能让飞行者用心去感受这世间的美好。

感性和理性是对立的矛盾体,但并非不可调和。只要接受带有童真的自己,带着爱和责任走入成年人的世界,感性和理性便能自然而然的被融合。

小王子知道飞行者会想念他,临走前告诉飞行者:“你可以认为我的星球就是在那群星之中。那么你就会喜欢看这满天的繁星……这些星星都将成为你的朋友。”

是啊,我们的童年一去不返,但是童年的记忆会一直留在心里。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一个有着共同特点的景物,一件相似的事,都能唤起我们对童年的某个片段的美好回忆。

不管我们活到哪个岁数,童年都不曾远去,它会一直存于我们的脑海里,那些美好的回忆会因为当年或温情或快乐的情绪而日久弥新,永远鲜活。

5、责任和爱让某些成年人那些令人讨厌的特质变得合情合理

作者在卷首语写着:每个人都是曾经的孩子。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会是将来的大人。

小王子就是那曾经的孩子,经此旅程,他也在成长。

出门旅行前,当骄傲的玫瑰对他提出各种请求时,小王子在照做,但因为性格上的不成熟,他最终丢下了自己所爱的玫瑰独自踏上了旅途。

不管不顾,活得自我,正是我们每个人童年的写照。

通过这段旅程,小王子找到了自己的责任和爱,所以他迫不及待地要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去照顾自己的爱着的玫瑰。

小王子就是童年的飞行者,这次相遇是飞行者的成年与飞行者的童年的纠结。当飞行者看到了自己的“责任”和爱,纠结过后,最终选择了与童年的和解。

在孩子走向成人的过程中,除了有可能变得自私、虚荣、墨守成规……,还要经历各种匪夷所思甚至被自己鄙视的事情。

例如:在文中被作者讽刺的种族主义者。

当一个人穿着土耳其民族服装,面对西方人要求对自己发现的小行星进行认证时,旁人并不理会。但当他把民族服装换成西装后,再次提出认证要求时,这颗行星便在众人的赞同下被顺利认证。

这种种族主义的作法是成人世界所特有的。作者并未直接提出对种族主义的批判和讽刺,而以孩子视角讽刺着成人世界的虚伪和自大。

童年的飞行者对此事充满不解和困惑,但是随着童年的远去,这些以往的“困惑”也被小王子一并带走。

是呀,哪怕成长让我们对身边的种族主义,以及其他匪夷所思的事习以为常。

但我们依然,必须与自己的童心和解,让自己从内心长大。寻找“责任心”和“爱”的旅程是我们“心”的旅程,也是我们与童年告别的过程。

而“责任心”和“爱人的能力”才是我们真正长大的标志!

终有一天,我们都将与身边的代表着爱的玫瑰“认熟”。真正得到成长的我们,哪怕再艰辛,也会义像小王子一样,无反顾的用责任心守护着她(他)!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