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王子童趣的语言背后,是对荒诞的批判 [复制链接]

1#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年写成,年出版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它从出版至今,已有近80年时间,但依旧风靡全球,每年在世界各地有上百万的销售量,总销售量仅次于英文《圣经》。年8月18日,追授雨果奖颁奖典礼上,《小王子》获“追授雨果奖”最佳中篇奖。

它是一本儿童小说,也是一本写给大人的,富有哲学思考的文学书。作者在这部小说里用小王子儿童的视角带我们看清成人世界的虚无和荒诞,用夸张而具体的人或事象征现实世界中人内心的欲望或情感,以此来讴歌儿童内心的纯真与善美。

它那富有童趣的对白、平淡朴实的语言是一个小孩也能读懂的,可这背后却有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它绝不仅仅是一本写给儿童的小说,更是一本写给大人,特别是那些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是孩子的大人的书。

想要看清这本小说童趣语言背后深刻的主题,我们不妨从叙事艺术、象征手法、哲学理念三个方面来揭开作者布下的层层面纱。

01.叙事艺术: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视角任意切换,游刃有余

一般而言,小说常用的叙述视角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可以让读者理解人物内心所思所想,体会到人物情感、情绪的变化,有代入感。但其劣势也非常明显,因视角的局限性,不能看到“我”不在场的及未经历过的人和事的发生。第三人称又称全知视角或上帝视角。这种叙述方式能够全方位地,以脱离故事中任何人物的视角来描写人物、推进故事的发展。可它也会使读者产生距离感。

《小王子》却可以独树一帜,充分利用两种不同视角的优势,在不同人称之间随意切换,游刃有余,丝毫没有违和之感。

①叙述者的双重视角

在小说的铺垫及发展部分,也就是第一章到第九章,作者以飞行员作为叙述者,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讲述,铺开整个故事的脉络。

由于“我”是一个内心保有童真的大人,所以,“我”可以用孩子的眼光看到大人世界的功利和虚无,也可以在与小王子这个儿童交往时,以大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无理取闹”和“不正经”。

在第一章,作者以飞行员为叙述者,讲述了“我”小时候经历的一件事。这里的叙述的视角是儿童看大人的视角。我们能够明显地感知到飞行员在6岁时所经历的那种灰心、失望和挫败感,甚至为此深感痛心——他本可能成为一名大画家,怀抱着自己的理想去生活,却硬生生被大人熄灭理想的火苗。

这一视角,将儿童内心的转变刻画得如此清晰,原本追求本心的孩子变得讨好和实际,令追求功利的成人深感羞愧和自责。

到了第二章至第九章,在飞行员与小王子相遇并互动的部分,“我”是用成人的视角来看待小王子的——那个纯真质朴的孩子。在两人交谈互动的过程中,“我”多次对小王子感到不耐烦,因为他总是打扰“我”干正经事。随着“我”与小王子交往的加深,“我”渐渐了解了小王子,感知到了他的忧伤、真挚与固执。这固执是对内在纯真情感的坚持与追求。

于是,读者也在“我”的带领下,慢慢地深入了小王子的内心,感受到了他的童真和爱。

整部小说中,“我”的存在并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客串人物,而是对故事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的关键一角,使故事的主题得以深化,也让读者更能感知到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②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在小说的高潮部分,也就是第十章至第十五章,作者突然就转换了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

这一部分描写的是小王子访问周边其他6颗小行星的经历。这一部分的事件,作为飞行员的“我”并没有亲历,也没有看见。可这部分故事的发展却对整个小说的主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只能从小王子的叙说中得知。

但是作者并没有以小王子的口吻来进行讲述,而是依旧以“我”来转述。这里,叙述者仍旧是“我”,而写作视角却变成了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

这样处理,一方面保持了整部小说叙述者的唯一性,不会让读者觉得莫名其妙。同时,全知视角的优势也可以很好地发挥出来——国王、虚荣的人、爱喝酒的人、做生意的人、掌灯的人和地理学家他们追求外在权力或名誉,而忽视内心安宁的特点很好地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所有这些成人间的空虚与荒诞、无知和颓废统统都被客观地展现,而不是让小王子带着个人情感色彩来叙说。

纵观整部小说,作者在人称的转换、视角的转变之间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若不是作者写作技巧炉火纯青,根本无法达到这种转换自如的境界。

但作者这种技巧的运用,视角的转换却不是为运用而运用,为转换而转换。他如此处理,最终是在为小说的深刻主题服务,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感知儿童内心的纯真的情感,看到成人世界的虚无与荒诞,盲目与刻板。

02.象征手法:夸张的人物、拟人化的事物,其背后都有象征意义

除转换自如的叙述视角外,象征手法的使用也是《小王子》这部小说的一大特点。

小说通篇出现的人和物都有着或明显或含蓄的象征意义。作者将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拟人化物体的夸张、荒诞的一面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印象深刻。而这些象征手法的使用使得小说主题层次更加丰富,更富于哲学思考。

①六个星球的居民象征着成人世界的空虚和荒诞

小王子离开自己的星球后,先后来到了最近的6个小行星,遇到了国王、虚荣的人、爱喝酒的人、做生意的人、掌灯的人和地理学家。

国王利欲熏心,想要统治宇宙的一切,却根本无人听他指挥;虚荣的人渴望赞美,爱慕虚荣,想要别人承认他是世界上最优秀、穿的衣服最漂亮、最富裕和最聪明的人,可实际上他的星球上只有他一个人;爱喝酒的人颓废贪杯,一边因喝酒羞愧,另一边却又停不下喝酒的手,实际是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借用颓废来逃避;做生意的人财迷心窍、贪婪无尽,想要拥有所有的星星,却不知那只是个虚无的数字;掌灯的人教条刻板,不懂灵活变通;地理学家偏离实际。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特别注重外在的东西,以外界的权利、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自身的价值,却从不回观自己的内心,反而失去了内在的安宁和喜乐。

这些人物形象都来源于生活,作者实际上也是想借用这些人物形象来讽刺成人世界的荒谬和空虚,刻板与虚无。

②玫瑰花象征爱情

小王子星球上那朵独一无二的玫瑰花无疑是爱情的象征。她与小王子一起度过了不少美好时光。小王子为她挡风、盖玻璃罩、消灭毛毛虫,小王子认真地倾听她的心事,听她抱怨、吹嘘和沉默。

可是,正是玫瑰花的虚荣和骄傲,敏感与造作,导致小王子无法忍受而离开了自己的星球。

来到地球,小王子遇到了狐狸。经过狐狸的点化,小王子明白了爱的真正内涵。

“正是你为你的玫瑰付出的时间,使得你的玫瑰是如此的重要。”

“人类已经忘记这条真理,”狐狸说,“但你千万不要忘记。你要永远为你驯化的东西负责。你要为你的玫瑰负责……”

一段关系的建立不在于对方有多么与众不同,就如小王子玫瑰与玫瑰园里朵玫瑰一样,毫无区别。真正的“驯化”在于你花费了时间去陪伴、去付出,你要为自己的驯化的东西负责。

③猴面包树象征人内心的欲望

猴面包树是小王子星球上的坏的植物,它隐秘,善于伪装,不轻易被人发现,因为它的幼苗跟玫瑰的幼苗长得很像。一旦人们疏忽大意,任其长大,猴面包树将会入侵整个星球的土地。

它会长出许多树根。如果星球太小,而猴面包树又太多的话,最后星球将会被撑得爆裂。

猴面包树的这一特点与人内心的欲望非常像。欲望常起于无形,不易被人发现,甚至与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之心相类似,让人们疏于防范。可这两者又有本质的区别:欲望淹没人的本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只是跟着心走。

当欲望在不经意间慢慢滋长,到了欲壑难填时,人们将会迷失自我,被欲望裹挟前行。

这是当下文明社会物欲横流的真实写照。

《小王子》中类似这样的象征手法使用非常多。有一些非常明显,如小王子象征着内心充满纯真的小孩,飞行员象征着保有童心的大人,狐狸象征着智者……这些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小说内涵更加丰满,主题更加深刻,而不再只是单单讲述一个童话故事。

03.哲学理念:存在主义哲学理念与小说主题相得益彰

人们普遍认为让-保罗·萨特创作的《恶心》和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都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先驱。实际上,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人的大地》和《小王子》也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

存在主义哲学兴起于20世纪,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其核心思想在于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存在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和意义都是在他实际的生活行动中创造出来的,人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世界对于人来说本也没有意义,但是,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对其赋予意义,创造意义。

就好像象征着智者的狐狸对小王子说的那段话:

对我来说,你无非是个孩子,和其他成千上万个孩子没有区别。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无非是只狐狸,和其他成千上万只狐狸没有什么不同。但如果你驯化了我,那我们就会彼此需要。你对我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我对你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

通过狐狸的点化,小王子才明白,其他的人和物对于自己本没有意义,但是驯化后便建立了关系,这才有了意义。如此,小王子才感悟到了自己星球那颗玫瑰的与众不同及玫瑰园里那朵玫瑰的空虚。

小说中多次出现“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清楚的”这样的话语。这里“用心”指的是人内在的感受,“重要的东西”是指价值和意义,“眼睛”指代外在因素。这就是说,人和事物的价值只有通过内心的感受去赋予,而不是依靠外在的东西而存在。

小说开篇中,飞行员6岁时画的肚皮合上的蟒蛇吞象图只有孩子能够看懂,大人却看不懂。因为大人看画是用“眼睛”看,只能看其外貌,无法深入内里。而孩子是用“心”看的,可以看到内在的实质。

在小说最后的部分,小王子与飞行员相处时,他们也是因遵循内在的感受,凭着内心的纯真与挚爱才找到了生命里的那汪清泉。

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理念与《小王子》想要表达的对外在权力、金钱、欲望等虚无的批判,对内在美好的赞扬这一主题十分契合,相得益彰。

《小王子》这部小说的主题是含蓄而层次丰富的。它多次使用了象征手法,对每个人物和角色都赋予了象征意义。在作者不同的叙述视角下,其主题被慢慢剥开、舒展,哲学理念被读者渐渐感悟。

就像小说第一章的蟒蛇吞象图一样,《小王子》的深刻内涵和哲学思考需要我们慢慢消化、细细品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